2024年5月3日 星期五
    标题:三江源生态监测项目生态系统本底年综合评估结果(二)
    发表日期:2009-07-14  新闻来源:青海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编辑:mfr  此文共有8711阅览

   ――生态系统格局和空间结构动态变化

        生态系统格局和空间结构反映了各类生态系统自身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各类生态系统之间的空间结构关系,是决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整体状况及其空间差异的重要因素,也是人类针对不同区域特征实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护和利用的重要依据。通过对三江源区生态系统格局和空间结构动态变化的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


     1、三江源区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具有高原地理地带性的特点


        三江源区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与本区自然条件(水热条件、地形地貌、土壤、水文等)的区域差异关系密切。本区气候由东南向西北表现为:温暖湿润-寒冷半湿润-寒冷半干旱-寒冷干旱的变化,因此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也表现出较明显的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
     ●水平地带性:三江源地区由东向西北依次呈现森林、草原和荒漠三个基本类型。
     ●垂直地带性:随着山地海拔高度的变化,气温的差异,太阳辐射的强弱,土壤类型的不同,降水、大气湿度、风力、日照也相应发生变化,因此形成了一定的垂直带谱。

 2、三江源区的主体生态系统是高寒草地生态系统

 三江源区生态系统类型以高寒草地为主,空间分布连片,景观结构单一。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是三江源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广泛分布于整个三江源区。高寒草原生态系统是三江源区分布面积仅次于高寒草甸的草地生态系统类型,主要分布于北部的曲麻莱、玛多以及西部的治多和唐古拉山乡。

 

          3、湿地、冰川和高山永久积雪是三江源区的江河源特色生态系统

 三江源区沼泽众多,雪山冰川广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沼泽生态系统占三江源区水体和湿地生态系统总面积的26.09%,基本类型为藏北蒿草沼泽,主要分布在杂多中西部、治多中南部以及曲麻莱东部、玛多和称多县。冰川和高山永久积雪的面积占三江源区水体和湿地生态系统总面积的9.02%,主要分布于玛沁县、杂多县、唐古拉山乡和治多县。

 因此,湿地、冰川和高山永久积雪作为三江源区的江河源特色生态系统,在保证向三江源区提供稳定的水供给功能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

 430年三江源区生态系统格局变化相对缓慢

 70年代中后期以来,三江源区生态系统类型的转变主要发生在草地生态系统和水体与湿地生态系统上。草地生态系统的变化主要发生在中部和东部的各县,以草地开垦为农田以及草地退化为裸土地、沙地、盐碱地等未利用土地类型为主,在转换的时间过程上,呈现又东部向西部扩展,东部变化减弱,中西部变化增强,总体变化逐渐增强的趋势。水体与湿地生态系统的变化主要发生在广大西部和北部地区,以水体转变为滩地、湿地转变为草地为主,在时间过程上,呈现萎缩程度逐渐严重的趋势。

 从各流域生态系统变化的情况看,农田生态系统变化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森林生态系统变化在三江流域均有发生,变化强度相差不大;草地生态系统变化主要发生在黄河流域;荒漠生态系统的变化在黄河流域最为突出。

 三江源区生态系统类型变化缓慢,90年代初~2004年农田、森林、草地、水体与湿地和荒漠生态系统变化的动态度分别为:0.27%、0.02%、0.12%、0.15%和0.02%,是长江、黄河流域乃至全国各区域生态系统转类变幅最小的稳定少动区。

 

 5、三江源区各类生态系统变化的主要发生区域与成因

 三江源区由于人类土地利用活动和气候变化在不同区域对土地覆盖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导致三江源区各类生态系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区域:

 ●三江源区东部人类活动剧烈的地区,农田、森林、草地生态系统向其它生态系统类型的转换主要是人类干扰的结果农田弃耕、森林砍伐、草地开垦、植树造林是该区域生态系统类型转换的主要原因。

     ●三江源中北部气候暖干影响严重的地区,水体与湿地生态系统向其它生态系统类型的转换主要是自然扰动的结果,湖泊萎缩、沼泽变干是该地区生态系统类型变化的典型特征,此外气候暖干化加上风蚀影响所带来的草地向沙地、盐碱地、戈壁滩等未利用土地类型的转换也是该地区的生态系统转型的典型特征。

 

 

<<< 关闭本页 >>>
关于我们  |  办公OA |  后台管理 

2007-2021©版权所有: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联系电话:(0971)8176617  [青ICP备12000397号-6]
本站今日共有596人次访问,昨日共有464人次访问,累计共有7180519人次访问